第73章

作者:夹生的小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

推荐阅读: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

一秒记住【思路客小说网 www.silukexsw.cc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他的盘扣,替他除去外衣鞋袜,然后服侍他歇下。康熙一手揽着她的腰,侧头轻吻她的长发,低低笑道:“此时在想些什么?”

    江菱一怔,下意识道:“没、没什么。”

    康熙又笑,仍旧没有点破,如往常一样,替她盖了一床薄被。此时的天气虽然有些凉,但因为刚才太过紧张的缘故,她身上薄薄地出了一层汗。康熙仿佛意识到了,安抚地拍拍她的脊背,温言道:“睡吧,夜间会凉。”然后侧过身子,让她正正躺在自己的臂弯里。

    江菱哪里还睡得着。刚刚康熙的那些话,还有在画舫上的那些话,全都一字字地浮现在脑海里,整个人都有些不对劲了。江菱偷偷睁开眼睛,眼神往四周瞟了瞟,却直直撞进了康熙的目光里。

    “皇、皇上!……”

    “睡不着么?”

    康熙拢了拢她的长发,顺手拭去她鼻尖上的一滴汗。

    江菱霎时间愣了神,呆呆地望着他的动作,眼睛一眨也不眨。康熙哑然失笑,将手掌覆盖在她的眼睛上,低声道:“这样你会安心些。睡吧,今儿在画舫上,实在是有些累了。”

    江菱闭上眼睛,长长的睫毛在康熙的掌心里颤了颤。

    康熙不自觉地笑了,等江菱的呼吸声变得清清浅浅,似乎是真的睡过去了,才撤去了自己的手掌,但仍旧维持着原先的姿势,慢慢地睡了过去。

    江菱睁开眼睛,看着墙角的更漏发呆。

    身侧的人已经没有动静了,呼吸声均匀且绵长,显然已经陷入了沉睡当中。江菱刚刚好枕在他的臂弯里,姿势有点儿亲密,但是又不会让她觉得难受。更漏的水滴一滴滴的慢慢往下渗,漫过了亥时的刻线,外面一片静谧,唯独余下虫豸的鸣叫声。

    ——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?

    江菱盯着墙角的更漏继续发愣,将晚上的事情重新回想了一遍。在画舫上康熙的举动很正常,在园子里他的举动也很正常,刚刚在屋里,举动也勉强算得上是正常。

    除了偶尔会干出一些疯子行径之外,康熙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皇帝了。

    但不知道那种奇怪的感觉,到底是来自于哪里。江菱暗暗地叹了口气,看着更漏的刻线从亥时漫到了子时,又渐渐地要漫过丑时,才扶了扶隐隐作痛的太阳穴,在康熙怀里阖眼睡去了。

    一夜好眠。

    江菱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,将昨晚的一切都抛到了脑后。

    外面的阳光很好,是夏日特有的明媚,但是又不显得灼人。江菱一时兴起,便命人将矮榻搬到外面,在树荫底下纳凉。侍女们拿着团扇给她扇风,时不时陪着她说些闲话儿。说着说着,话题便拐到了外面的那些官员们身上。

    侍女笑道:“前儿一早,刘大人便人搬了许多厚厚的帐册进来,说是经年积累的旧帐目,上面都积了灰。户部的大人们可惨,现在还在一一地对账呢。”

    江南特有的绵软被她揉进了声音里,带着些吴侬软语的甜糯,很是好听。

    江菱亦取了一把团扇给自己扇风,又笑问道:“账册?”她暗想,前些时候刚刚听说薛家出事了,似乎是牵连到了什么官盐的案子里。康熙忽然跑到金陵来查帐,该不会是因为这个罢?

    侍女轻笑出声,声音娇娇软软:“小主这可说对了。咱们园子里呀有不少识字儿的女婢,都是昔年跟着老太太做过账的。比如前面的杏儿姐姐,今天一早便被叫到了前面,说是替大人们整理账册,呵,好大的一摞子的,都积了厚厚的灰,杏儿姐姐说从未见过这样的账本。不过没过多久,杏儿姐姐就被赶了出来,说是她看不懂那些账册里写的东西,还是让识字儿的账房来做帮手罢。”

    江菱等人住的园子,据说是本地一个富商家里的,与薛王贾史四家均无关联。

    此时听见侍女这般说,江菱便感了兴趣:“那后来呢?”

    侍女摇摇扇子,道:“后来账房先生都被轰了出来,说是这些账册与别个不一样,都是晋陕那地儿的商人们折腾出来的,看得相当吃力。杏儿姐姐虽然跟老太太学过几年管账,颇识得几个字儿,但哪里懂得别地的歪点子呀,更别说连户部的大人们都觉得吃力,想要在金陵多找几个人手,才能将账目理清楚了。哎。”

    她那个软软的哎字,倒是让江菱想起了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早年她还在学校里的时候,曾经学过两套古代的记账法,一种是官家通用的四柱结算,另外一种……呃,她也忘了到底叫什么,总之是山西那一带流行起来的,比官法更复杂,有什么错漏的也更容易看清楚,但如果不是学这一套的,便容易被弄糊涂。

    那法子叫什么来着?……

    江菱尚未想出来,那位侍女便又感慨道:“刚刚听前面的姐姐们说,那些户部的大人们日子当真是艰难,识字儿的婢女和小厮们顶不上,找到的几个账房先生又无甚大用,说什么‘金陵府明明是官邸,却硬要折腾出这些稀奇古怪的法子,到底是要做什么用呢’。小主您说,这事儿是不是有些古怪?”又轻轻地笑了两声,声音娇软。

    江菱笑道:“我可不敢妄言。”

    不过那法子到底是什么来着,龙门账还是四脚账?

    离开先前的世界太久,有许多事情都已经模糊不清了。

    江菱想着想着,便陷入了一种沉思里,喃喃自语道:“我从前倒是曾经听说过……是进缴存该还是盈亏双轨?比起别的法子倒是复杂,而且要是有错漏,也有专门的法子给平掉。但现在怎么记不清了呢……”

    不知什么时候,侍女摇扇子的动作已经停了,眼睛睁得圆圆的,看着江菱的身后。

    正午的阳光从枝桠间斜照下来,模糊了那两个人的面容,但仍旧可以看清一个穿着明黄色,一个穿着靛蓝色,站在江菱的身后,亦不知道过了多久。那位穿着明黄服色的人抬了抬手,穿着靛蓝服色的那位便静悄悄地离开了,不一会儿便带过来两个帐房。

    侍女仍旧瞠目结舌,哆哆嗦嗦地,用口型比了一个“皇上”。

    康熙缓缓摇头,抬手示意她不要说话,然后悄无声息地走到江菱身后,听着她喃喃自语:

    “咦果然是时间过得太久,居然记不清了。可惜早年还看过呢。要不是前两年……唔,你怎么忽然这副表情,见着你那位杏儿姐姐了么?”最后一句,却是问那位侍女的。

    侍女被那句“见着你那位杏儿姐姐了么”吓得一个哆嗦,团扇掉在地上,人也跪了下去。

    康熙双手撑在矮榻上,附在江菱耳旁,低低地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江菱惊的差点儿掉到榻下去,却被康熙稳稳地扶住了。她看着自己胳膊上的那双手,有些讷讷地问道:“皇、皇上怎么过来了……”似乎,好像,她忘记了,康熙每天午间都会过来一趟的。

    康熙附在江菱耳旁笑道:“朕不来,哪里能听到你方才的惊人之语?”

    “皇上我……”

    “无妨。”康熙松开江菱,走到她对面,亦在矮榻上坐了下来,有些随意地问道:“刚才你说,你曾见过那种账目?是早年在府里的时候么?”江菱的假身份是某个大官的女儿,康熙便先入为主地以为,是她在出嫁之前,曾经见过那种让人头疼的账目。

    江菱还能再说什么呢,只能老老实实地认了。

    康熙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,将江菱身后那两位帐房召了过来,道:“你同他们说说,那些账目到底是什么来历?还有方才说的‘错漏’云云,又是指的什么?”

    江菱瞥见那两个帐房,脑子里又是隐隐一抽。连人都给叫过来了,康熙在她身后站了多久啊……

    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。江菱想不出那到底是龙门账还是四脚账,便将两种都略提了提。这两种方法一脉相承,又跟官家通用的不是一个套路,那两位帐房便听得有些云里雾里。直到江菱说起,这两种法子可能存在什么疏漏,又有哪里可能抹平出入,核销亏空的时候,才又提起了精神。

    大约是因为康熙在跟前坐镇的缘故,那两位帐房倒是颇为恭敬。

    江菱将那两种方法大略提了提,又望了望康熙,示意自己真的江郎才尽,拿不出什么东西了。康熙问过那两位帐房,知道他们都已经听了进去,便挥挥手道:“去罢。”

    两位帐房一并退下,连带着梁大总管和侍女们都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午间的阳光有些灼人,江菱不得不举起团扇,稍稍遮挡住阳光,又轻轻唤了一声皇上。

    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,康熙却还是留在这里不走,江菱便唯有认为,他今天中午来找自己,是为了别的事情,龙门账之类的不过是顺带。她想了想,又试探着问道:“皇上今儿过来……”

    康熙笑了笑,道:“无事,不过是想来瞧瞧你。”

    今天一早他刚刚让人去查案宗,便又有两三件旧案被翻了出来,堆在了吏部侍郎的案头。那位侍郎被吓得腿都软了,要是单单昨晚的一桩旧案要翻,还能勉强认为是玩忽职守;要是接连三四桩旧案都要翻,那简直是故意的了。在金陵这么大的地界儿,出了这种事情,他这个负责课考的吏部侍郎,也是跑不掉的。

    故而今天早上,账目摞着账目,旧案摞着旧案,前面一片的鬼哭狼嚎。

    康熙被他们惹得心烦,便想到江菱这里来歇一歇,让自己安静一会儿。不过没想到江菱居然见过那种账目,还替他调.教了两个帐房,倒真真是意外之喜。

    念及于此,康熙便笑道:“且又让朕发现了你的一桩本事。前儿朕说你是七窍玲珑心肝,倒真是一字未错。”他的眼光一向都很好,今次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江菱没想到他会这样说,便有些窘迫。

    康熙似是瞧出了她的窘迫,又笑道:“好了,朕也该回去了。昨儿在秦淮河上的事情,你且留意些,看看有没有哪些不长眼睛的,想往这园子里塞人。朕还准备在金陵住些时日,要是真塞了些人进来,便要唯你是问了。”

    虽然号称唯你是问,但康熙却没有半点严厉的模样。

    江菱稍稍移开目光,落在旁边的一棵垂杨柳上,轻声应下。

    康熙又朝外面望了一眼,觉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,便起身往前面走去。刚走到一半,梁大总管便又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,压低声音说了两句话,康熙闻言,眉头深深地拧了起来。

    梁大总管说的是,昨晚包下那艘巨大画舫的是王家,往其余画舫上塞人的,则是画舫上一位不知名的富商,据说是从扬州过来的。